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。
如今我们阅读的方式、场景和载体都已发生巨大变化。也许你常在通勤路上收听一档播客,也许你曾在工作遇到某个难题时被专业论坛中的一句话点醒,也许每次出差路上你都会带上电子阅读器,也许你喜欢夜深人静沉浸于书中世界。碎片化与系统化并存,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一场思维的对话。
这个专属阅读的日子,小编邀请了几位衡泰小伙伴,聊一聊阅读给他们带来的陪伴与启发。
用阅读应对行业快速变革
"在快速变化的金融科技领域,阅读不只是拓宽我们的知识边界,更深刻影响着我们理解行业、看待世界的方式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、新模式,从业者要具备通过各种形式持续学习的能力,特别是在海量网络信息中找到及时、优质的内容。
首先,我们需要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,这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阅读习惯,还可以借助他人的经验和观点。例如可以不断积累适合自己的公众号、时事热点分析博主等优质信息源,帮助我们高效获取最新资讯;
其次,需要将了解到的重要内容进行内化,可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经典书籍、梳理案例,或与同事、客户深入交流等,加深其对行业的实质性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潜在需求;
最后,更高层次的努力目标是培养前瞻性思维。通过对当前行业趋势的洞察,不断提升对近期或更远的未来进行预测能力,并据此提前进行规划、把握机遇。"
——衡泰研究中心 阿华
阅读,逃离碎片化
"是的,我们的工作节奏很紧张。在高强度的工作时间里,我们的精力全都投入到解决各种问题中。但也正因为这样,每当空闲下来,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滑进小视频、小短文的洪流,花了很长时间刷手机,可等放下时却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收获。
所以我喜欢看书,因为一本书是作者完整思想、逻辑的结晶,是一个内容“闭环”。我读书时特别喜欢不断追问“为什么”,试着找出反驳他们观点的角度。这种引发深度思考的体验,是阅读独有的魅力。
最近读到一本脑科学的书——《贪婪的多巴胺》,书里恰好提到,现在的新闻总是短浅吸睛的,因为它要激起的是我们的欲望多巴胺。但真正的幸福感,反而是长时间专注阅读、思考和理解,这些才能让自己更充实,对生活有更多掌控感。
就像我们平时做开发时常常吐槽“一句话的需求”,那种只言片语的描述其实只能让我们疲于应付——我们知道要做什么,却不知道深层的理由和目的感。只有清晰完整的需求,才能让我们理解整体逻辑,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。在阅读中,我也能体验到这种完整和深入的满足感,远胜于碎片化的浏览。"
——衡泰信用及数管业务线 婷婷
一本书带来的成长
“<我让你们去挣钱、去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,就是让你们去面对现实,那种生活一定充满了活力,不管你能否把它表达出来。>
早在1928年,就已经有来自伍尔夫在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演讲。她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的书——《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》,让我相信女性身上拥有无穷的力量,女性应该、也可以找到更大的舞台。
正因为是女性,我才能拥有与生俱来的、复杂且强大的创造力,支撑着我扮演好工作、家庭、生活中的多重角色。
<自己的一间房间>和<500磅收入>,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独立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底气和自由。我也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更要在每一天的努力中,成为一个精神独立、自信坚韧的人,由此人生便能延展出更多元的选择、更宽阔的舞台。"
——衡泰解决方案部 妍妍
跨领域阅读的价值
"作为刚正式入职不到1年的新人,除了专业书籍带来技能上的成长,阅读对我影响更深的,其实是视野的拓展和观念上的碰撞。
比如《人类简史》里很有趣的一个观点,智人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胜出,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智人能够“讲故事”,也能够集体相信“故事”。这种虚构能力,不仅促成了大规模合作,也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。
在现实职场和生活中也同样如此,科技公司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而拥有百亿市值,个人也常常因为相信努力和坚持可以带来成长,而不断突破自我。我们选择相信什么样的“故事”,往往决定了我们行为方向和未来可能。
跨领域阅读,正是帮助我们跳出本专业、本圈子的既有思维,去理解世界多元的运作方式。经济、历史、心理、文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,在思想的碰撞中往往激发新的灵感。这种“故事力”,就是跨领域阅读无形却深远的价值所在。"
——衡泰银行交易线 思博
用阅读构建职业竞争力
"与其说阅读是对于自己职业竞争力的提升,不如说阅读是对于自我认识的提升,而这二者之间其实密不可分。
职场中最常见、也最具挑战性的,往往是互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。在与他人交流时,我们常常会带有“预设立场”,用自己既有的观念和经历去解释、判断眼前事物——心理学上称之为“小我意识”,这种意识的形成往往来自我们过往的经验和文化环境。有时,它会成为限制自我突破的隐形壁垒。
通过阅读,无论是逻辑清晰的工具书,生动细腻的小说名著,或人物传记,我们能在不同故事和角色中发现自己内心的影子,看见脆弱、迷茫与坚韧,也收获着别样的观点和答案。
阅读让我们变得柔软、有力量,也逐渐消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执念。最终,这样的成长不仅让沟通变得更顺畅,也为我们的职业道路打开了更多的可能。"
——衡泰技术服务中心 小王
海量信息时代的阅读方法论
"海量信息时代,如何高效阅读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尤为重要。对于我来说,高效阅读的第一步通常是先浏览书籍的目录,通过搭建整体框架,快速把握作者的核心思路和结构。目录其实就像是一份路线图,让我能够带着问题、有针对性地进入接下来的细节阅读。
接下来,在细致阅读的过程中,我会特别关注那些总结性或关键性的句子。抓住这些“黄金信息点”,可以用更少的时间理解书中的主要观点与逻辑。
而在知识越来越多元和碎片化的今天,我也习惯在动手阅读之前,先看看别人整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。一方面可以迅速掌握书的大致内容,另一方面,也为自己的后续深读和思考打下基础。
最后,我会把吸收的信息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,梳理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体会。高效阅读不是简单地快读走马观花,而是让输入变得更有体系、更能转化为内在的成长动力。"
——衡泰人力资源部 小钰
阅读中的金融科技未来
"通常技术类的书非常难啃,但《这就是ChatGPT》这本介绍ChatGPT基本原理的入门书籍,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与ChatGPT相关的技术。
回想2015年李世石与AlphaGo之间惊心动魄的人机围棋大战,当时只会下围棋的人工智能,如今已经应用至多个领域,也预示了其广泛的未来应用前景。
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,展现了其巨大的潜能。当大模型开始生成代码时,作为程序员的我也开始思考工作中如何善用AI的能力——
- 精准提问,学会与AI交流的第一步是更好描述你的问题。
- 划分边界,现阶段并没有办法将所有任务都交给AI,需要取舍哪部分功能适合交给AI。
- 守住底线,坚决杜绝将AI用于违法场景。开发AI应用时需要设置审查机制确保AI生成内容的合规性和安全性,避免风险。 "
——衡泰研发中心 阿飞
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阅读方式,丈量充满可能性的现在与未来。而当新技术不断重塑行业边界,通过阅读保持思维的活力与视野的开阔,并激发思考力与包容力,已成为每一个从业者持续成长的核心竞争力。
愿我们在每一次阅读中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